close
 台灣流行病學學會秘書長周子傑指出,臨床定義,只要血壓、血糖、血脂、腰圍等有3項指標異常,就是代謝症候群,不僅易誘發心血管疾病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肥胖及癌症等慢性疾病,若長期不好好控制,則容易增加死亡風險。

學生高風險族群 需多運動
根據台灣流行病學學會「代謝症候群與健康相關性研究」調查發現,降低代謝症候群,一定要對「對症下藥」,包括:高血脂患者應做好營養控管,高血壓及高血糖患者則需多運動,經常性體適能運動,或是每天健走1萬步,就能有效預防代謝症候群。

國內成人除體重過重、BMI值超標外,研究也發現,有不少學生族群是代謝症候群高風險族群,甚至小學生都有,嚴重影響孩子健康,建議家長與民眾,要透過規律運動與飲食調整,讓血糖、血脂與腰圍等指數下降,擺脫代謝症候群的陰影,讓身體更健康。

代謝異常指標 頸動脈斑塊
台北醫學大學副校長、邱弘毅教授強調,國人10大死因中,代謝症候群衍生之相關疾病就佔據5項,對健康的威脅不容小覷,除了量血壓、血液檢查之外,民眾還可以進行頸動脈超音波檢查或電腦斷層掃描,確認自己是不是有頸動脈斑塊。

頸動脈斑塊是從動脈硬化過程中產生,因為膽固醇在動脈沉積後,結合纖維、鈣質而成為斑塊,使血管變硬變厚,並不受其他變因影響,成為檢測代謝症候群更加準確的依據。

台北醫學大學副校長邱弘毅教授(中)強調,頸動脈斑塊是篩檢代謝異常新工具。(攝影/記者張世傑)
台北醫學大學副校長邱弘毅教授(中)強調,頸動脈斑塊是篩檢代謝異常新工具。(攝影/記者張世傑)
 

網健康APP 自主健康管理
特別是,頸動脈斑塊愈多、頸動脈狹窄程度愈嚴重或斑塊指數愈高者,罹患高血壓、糖尿病或心臟疾病的風險是沒有頸動脈斑塊者的1.3倍至2.2倍,經常運動者的頸動脈斑塊盛行率明顯較低,有吸菸、喝酒習慣者頸動脈斑塊盛行率較高。

改善代謝症候群,建議飲食與運動外,目前國內有《網健康APP》,除有生理、飲食及運動紀錄,更主打北醫專業醫療團隊線上諮詢,只要使用者有任何代謝症候群相關問題,無須費用,透過網健康APP就能獲得即時且完整的衛教資訊,讓民眾能有效健康自主把關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現代人工作忙碌加上作息以及飲食不正常
容易成為代謝症候的高危險群
所以平時除了保持運動習慣
更重要的是應盡量避免高油脂、高鈉、高糖份的食物
如果實在沒有時間運動
也應該利用平時瑣碎的時間多走路多動
像我平時就會利用吃飽飯的空檔到附近公園晃晃
或是倒垃圾的時候特別往前走兩個或三個站點
來回步行的路程也算是有運動到
健康是一切快樂的來源
希望大家都有健康強壯的身體唷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arge 包 的頭像
    Charge 包

    愛生活的Charge包

    Charge 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