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看法是:「發展加值型農業」將是台灣發展生技的利基。農業在台灣過去這段時間的發展,我感覺是被忽略。政府統計資料裡,農業產值往往被低估,佔GDP(國內生產毛額)只有1.9%,試想一個產值不到2%的產業怎麼會被重視,在資源分配上一定是被忽略的,這也難怪台灣農民會想起來抗議。但其實整個農業產值估算不應該只有在生產層面,後續的食品、飲料加工製造,其實都是由農業帶來的。以稻米來說,如果把米酒也算入農產業的一部份,你算算光公賣局一年的米酒營收(最高曾有一年2500萬打米酒的銷售),就知道農業的衍生產值其實是很大。

所以,農業是很應該成為重點發展,尤其是引入生物科技之後。如果為加值型農業下個定義,應該是在傳統的農業基礎上引入生物技術,選擇性地來發展高附加價值耕種,可以將農業結合工業生產,甚至結合觀光、休閒、教育、地方特色。種植只是第一級的農業,一般農產品的加工製造、生產是第二級,而第三級的農業才是所謂的加值型農業。

**馬上看得到商機

**
發展生物科技常遇到的問題是需要長時間、大量資金的投入,回收慢、風險高,但是農業生物科技領域裡卻可以避免,比如微生物的酵素技術,就是能很快應用的生物技術。以中研院植物所研發出來的「甜甜米」做例子,過去造酒需要把酒麴加入白米中,發酵製酒的過程會產生剩餘的酒糟,酒糟有異味而且有環境污染的問題,我們發現酒糟其實就是米所含的蛋白質經過發酵產生,雖然有營養,但是對造酒沒有好處,而且因為酒糟有味道也難以利用。我就想到為什麼不讓米在發酵過程裡能自然分離出澱粉、蛋白質,因為酒的製造其實只需要用到米的澱粉成分(佔70%)發酵。有了這想法之後,我們把能耐熱的酵素基因植入稻米,當加熱到攝氏80度左右,米本身就會將澱粉質發酵液化成為糖漿,可以進一步去製酒;同時,蛋白質也會自動分離,可以作為營養補充劑、減肥食品(不含澱粉、醣分)。
所以酵素技術就是很好的農業生技應用,「甜甜米」不需要額外添加酵素,讓製酒的成本降低、程序簡化,又可以把酒糟等的廢棄物轉化成有價值的副產品。這樣的技術不需要很大資金投入、長時間的研發,重點在於,是不是能找到應用的創意,酵素本身的技術倒不是太困難。
日本也有同樣的例子,某家著名食品公司利用酵素把食用油的結構成分改變,讓油脂不容易造成人體肥胖,產品問世立刻搶佔市場。生物科技不一定都要像新藥研發,也可以很快找到應用,立刻看到商機。

**當成高科技產業來看待

**
加值型農業應該看成是高科技產業,同樣要重視技術研發、租稅優惠補助、研究園區設置,而且專利保護也和資訊科技產業一樣重要。當學術單位、研究機構育成出好的品種時,應該結合地方上的農業生產,提供農作的價值,進一步也提供工業生產的原料,種出來的東西應該不只是拿來吃而已,同樣的東西作為健康食品、工業應用,價值、需求就差很多。但推廣這些農業生技的同時,如果沒有專利保護卻又很容易造成技術外流、侵權,以前就發現過台灣的改良品種流出海外,反而成為別人的註冊專利。根本來看,就是要把農業當成高科技產業來看待,知識創意產業才是台灣的利基。
進一步來說,各地方的農業還可以結合觀光、休閒特色,就像國外的葡萄產區往往能結合葡萄酒酒廠、觀光資源,成為地方特色。台灣也能把地方農業結合生物科技、觀光資源,發揮休閒、教育的效果,農產品的附加價值能進一步提升。
創意才會是台灣的利基,我認為結合基因技術和酵素技術這類的生物科技,著重是創意和應用的結合,遠勝技術本身,生物科技不見得都是遙遙無期的美夢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台灣以農業起家
早期靠著農產品出口
為台灣賺進大把鈔票
隨著時代進步
農商品的出口需求已不如前
因此如何再創農業效益
正是現今該重視的問題
發展加值型農業結合創意與應用
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價值
勢必可為產業注入更多的新意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arge 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